修改于2023年7月/8月。二修于2024年4月——daniwell在2023年12月发布的新曲令我不太有能力评价,所以干脆不写。
daniwell的音乐和《动物朋友》是两个我非常喜欢的东西,它们在某个地方高度相像——都太难以被人接受,该说都多少是有点奇葩了吧。如果我推荐这两个事物给一个普通人,甚至是大路上随便揪出来的几个玩原、粥的,看动画片的人,他们一定会在听完/看完/了解了几分钟之后摆出一种“啊哈哈”一样的尴尬表情,说“挺好听的。。”、“还可以吧”这样的话,并且在心里对我产生某种成见。
daniwell音乐和《动物朋友》音乐都可以将负面情绪转换,不过前者适应性更广,大概在任何情绪、任何时段、任何气氛都可以尝试去听,其作用有且不限于对抗悲苦、提神、与咖啡因对撞、激发创作、改善心情、获得心灵平静、提升运动表现等。
本篇充斥了个人的主观的话。事实上接受不了daniwell的音乐才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我出于敬爱之心而作的,尬吹偶像的小作文。
超群绝伦的Web技艺、天才的平面动效设计、他甚至还喜欢动物朋友,你还能期待一个人怎样呢?daniwell喜欢加帕里公园,加帕里公园也欢迎daniwell吗?
对于daniwellP的最大众的评价多为“魔性”这样的词,这是因为他最出名的、所有人都听过的彩虹猫迷因配乐《Nyan Cat》,就是循环多次的同样的二十多秒的旋律(你现在仍可以访问nyan.cat)。而次之的广为人知的就是《猫耳开关》和《圆周率》,其中《圆周率》也是无限循环了同一个旋律。如果看向daniwell的作品库,多次重复循环的技法多次出现、反复使用,也是其最显著的音乐风格。
而逐渐听了不少daniwell的音乐的听众,评价就渐渐变得更丰富:
· 旋律欢快、天真烂漫、“只有心灵纯粹的人才能创造这样的曲子”。
· 有的歌词无意义、有的歌词神经质
· 风格非常统一、和声和片段好像都很像
· 喜欢猫、网站很有趣、又会作曲、“怎么会有这么有趣/厉害的人啊”!
· 许多歌旋律变化太快,给人很古怪而跳跃的感觉。
这些评价大概都是正确的——然而,我个人对于这位p主的音乐有着更奇特、中二的想法。也有超级多的赞美褒奖的言语。但是要是只写一大段赞美的话,不是太难看也太没含金量了么?
“Daniwell的音乐风格主要是电子和合成器音乐,特别是使用Vocaloid技术。Vocaloid是一种基于人声采样和合成技术的音乐创作工具,可以让音乐制作人创作出具有独特声音的虚拟歌手。Daniwell的作品通常以轻快、活泼的旋律和重复的音乐元素为特点,这使得他的音乐容易上口且具有很高的传播性。
关于Daniwell的作曲技法,他常常使用多层次的电子合成器和节奏来创造出丰富的声音纹理。他的歌曲中,旋律和和声部分往往采用明亮、欢快的音色,使作品充满活力。同时,他还善于运用Vocaloid技术中的各种参数,调整虚拟歌手的发音、音高、颤音等,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情感。
至于音乐内涵,Daniwell的作品主题通常比较轻松、有趣,有时带有一定程度的幽默感。他的歌曲往往传达出一种乐观、积极的情绪,使听众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愉悦和放松。然而,他的作品也可能探讨一些深入的主题,例如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以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界限。这些内涵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欣赏他的音乐时,听众可能会发现更多的寓意和启示。
总之,Daniwell作为一位电子音乐制作人,他的音乐风格以轻快、活泼的旋律和富有表现力的Vocaloid歌手为特点,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氛围,但同时也可能包含一些更深层次的主题和寓意。”
——GPT-4
“与其他风格独树一帜、才华横溢的天才系术力口制作人不同,daniwell并不主动在作品中探讨深刻的主题、或是使用有氛围感的复合音色以追求深邃的完整主体。他单纯的旋律、歌词与节奏似乎是一种神秘而克制的表现,连同其十分精巧地呈现出的其他一切,就像蒙在宝石上的轻纱一样狡黠。”
——杂志《术力口资深评论》
其实是没有这样的杂志的。
现在将时间回溯到很早很早的时候,从那里开始吧:
《てむてららる ちょむちょめぷ》、《子猫は独り遥か雪に埋もれてわたしを見つめる》——2007
daniwell古怪而独特的神经气质在2007年的最初投稿就展现了出来,糊糊的音质和的合成器选择都彰显了年代感,《てむてららる ちょむちょめぷ》这一首daniwell全生涯的初投稿,节奏欢快、兼具了古早术力口的特色和强烈的不可理喻的个人风格。然而对于这样的、当前时代的中国听众大部分会感觉到莫名其妙甚至是有怪核一样隐隐约约的恐惧的歌曲,在那时候的niconico倒是被广泛接受的,能不能理解这种萌系就是文化差异了、而后者《子猫》则是第一次使用1345。
这两首歌给人的感觉就是,没有在讲任何故事,只是在表现非常高昂的心情,甚至听起来像“夜店里那种纯粹给人摇摆的”一类的“只是音乐的音乐”。虽然结合后来再看这两首投稿是daniwell风格的发展起始点、也因为带有那个时代的[萌系]气息而变得容易产生偏见。它们节奏简单欢快也非常重复、不过大概算不上很精彩。
《初音ミクが円周率10,000桁覚えたようです。》——2008
《圆周率》出现了。在所有无限循环系歌曲里,时至今日《圆周率》仍有极高的地位。这首歌里,daniwell开始展现了其旋律上的天赋,并且为之后出现的同样的无限循环系歌曲《CHAOTIC UNIVERSE》和《Nyan Cat》铺路。
以前听到过某个老师讲欣赏音乐也在于音乐的重复性,包括“前面出现过的旋律在后面再现”、“听熟悉的音乐会比第一次听更能欣赏”这种情况。这种重复性大概是这种同一旋律无限循环的曲目最关键的一环,如果把握好就变的好听、把握不住就变成连续的噪声。
《ねこみみスイッチ》——2009
在08、09年又投了些稿之后,《猫耳开关》诞生了,自感觉这是daniwell第一个完整而成功的作品,也是自我风格开始形成并进化的标志。在现在的很多机会下都能看到用此曲的跳舞/MMD视频(虽然本人对此不太感冒),窥探到这首歌当年的人气之高。
该怎么描述daniwell的这种最初的“自我风格”呢,简单地从曲面来讲大概就是调音很清亮(甚至有些刺耳,因为很少低频就显出很清晰很靠前的感觉),节奏感非常强但很少使用低音。音程的变化非常不可预测、歌词很电波这样的。以及,这一时段的歌曲,开始沾染了一种收放自如、纯真有一种野性的美,难以描述非常奇妙。“猫耳就是量子力学”,这样的“科学式”的奇怪发言也经常出现在daniwell日后的作品中。
如果听了最近几年的术力口歌曲,大概可以发现在乐器的选用上,音色上趋势于更加温和一些、更加偏于乐器风格的配合和音频的整体,很多歌曲都让人听起来联想起“现代性”这个词。daniwell好像不太考虑这些,于是在音乐里经常听到很“毛刺”的声音,这大概也会令一些听众感觉到听觉上的不适从而劝退。这也是daniwell的特色之一吧。
Vocaloid的文化特性,许多时候带着强烈的孤僻宣泄、乖张自负、歇斯底里的气质,真是很“亚”啊。在其中daniwell的曲风也算是某种清流。
11次元のスケール
十一次元的音阶
宇宙の神秘が加速する
宇宙的神秘跟着加速
daniwell的曲往往扒谱容易,但是这一首的几句听起来却尤为费劲。daniwell在某些时候真的用很多升降号吧。
《猫耳开关》被收录在ep《Neko seT》里,里面的另一首remix的《子猫》也挺好听。
《Nyanyanyanyanyanyanya!》、《Nyan Cat》——2010、2011
2011年4月、Nyan Cat迷因的诞生为互联网幽默带来了新的黎明——也让所有能上网的人听到了daniwell的标志性循环乐段《Nyanyanyanyanyanyanya!》。然而迷因的爆火都不是偶然——Nyan Cat迷因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幽默,GIF图和配乐的搭配是极精巧的。它具有超现实的荒诞表达、使用了欧美迷因中广泛出现的[猫]的元素配合表现积极、欢乐、无厘头的彩虹元素、重复的复古像素艺术动画GIF和《Nyanyanyanyanyanyanya!》的明快积极的重复旋律诙谐地契合。配合着精巧的视觉呈现,Nyan Cat永久地改变了网络社群的模样,成为了互联网史上最流行、最成功、最富生命力的迷因之一。
再看向传奇迷因音乐的作曲者daniwell,这首曲目明明也是4536251,节奏也很简单,但是写出的歌曲为如此好听耐听呢?真该说是强大的旋律天赋,也该说daniwell的音乐这么古怪、有时显得可爱而不明所以、很有meme感吧。
“从他的作品和知名度来看,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对猫有一定的喜好。这是因为他的著名作品“Nyanyanyanyanyanyanya!”(又称”Nyan Cat”)中,就有一只名为”Nyan Cat”的猫形角色。这个角色是一只流行的网络迷因,有一个猫头和彩虹色的尾巴。”
——GPT-4
彩虹猫的旋律比同时期的《圆周率》、《CHAOTIC UNIVERSE》要更有趣一点,也更耐听,它很畅爽而不聒噪,有时让人忘记是一个三十秒的片段在无限循环。三十秒的循环片段里是两种旋律语句,前者比较剧变、后者相对平滑,交替来听就显得自然有序、不会枯燥。daniwell本人以及无数其他人做过很多版本的remix彩虹猫,伴奏都不相同,真是可以玩出很多花样。
按照互联网历史所记而推测,daniwell应该差不多是一觉睡醒来就发现自己的音乐爆火全网了,真是有趣的命运!如果想要了解Nyan Cat meme的历史和内容,可以在Youtube上搜索。
专辑《Nyan Cat》——2012

daniwell的第一张正式专辑,收录了07年以来的作品,也有一些重置的作品。
可谓群星闪耀。明明是相同的技法相似的乐器,但是却能用同一种风格创作出完全不同风格的乐曲,有的很快很有表现力,有的天真烂漫又蕴含忧伤。动物朋友歌曲和daniwell的一些歌曲都有这样的“天真烂漫、悲情忧郁”特点,令人感叹。歌词写得就像诗一样,各个意义的短句拼接起来,产生奇特的意象。
2011年大概是daniwell产出作品最多的一年,算是创作高潮。整个专辑《Nyan》里的许多歌曲都在2011年以ep的形式出现了。比起17年《Uchu》专以及之后的比较易于接受的曲目,《Nyan》专时代的这些曲子因为带有更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古怪的旋律形式而更加难以令人理解与接受——歌曲的内核不总是显而易见、也不是初次聆听时能够注意到的。十几年前未经沉淀的作曲里包含了作曲者纯粹而又原始的天赋与想法,毫不顾虑地呈现在旋律和鼓点中。
我想如果是一般人要来接受daniwell的音乐,按照“通俗到艰深”是应该按照时间从新到旧比较正常,但是《Nyan》一专又包含了奇妙的《猫耳开关》。总地来看,《Nyan》专的确是一个内容多样、群星闪耀的专辑,它的浪漫的忧郁、在抒情上的可爱奔放、还有标志性的近乎偏执的重复乐段——内容迥异的曲目最后收落在轻巧玲珑的outro上,[再现]出纯正的、daniwell在《Nyan》一专时代的天然萌系气质。这张专辑总体地奠定了他的创作风格,是某种天马行空想象力的、高于现实的纯度极高的物质。
ぐるぐるまわる 夢模様
梦境如同 咕噜咕噜的圆
まるい しかくい 言葉の線
语言的交织 时而圆滑时而尖锐
もしももしもの タイミング
模糊不清的时间点
掛ける 駈けだす 言葉の緑
话语间的缘 相逢又再分别
几乎所有歌曲都是有趣可听的。其中的《夏の终わりの彼女は》、《そして仆はゆるやかに呼吸する》也成为了我心中慢抒情曲目的典范之作。daniwell作P的生涯里最高的人气曲目大概也都集合在这张专辑了,在之后daniwell似乎没有极火极出圈的曲目。明明这只是第一专啊?
《Love Logic》——2012
12月的妖精在12年12月的《Love Logic》,心目中的神作之一——是被低估的优秀作品(虽然播放量已经很高了),大概可以占据我的daniwell喜爱歌曲排行榜top3的作品,在网易云没有版权的情况下以云端存储歌曲的形式登上了我的2022年度歌单。由音色独特、高音表现非常优秀的手持斧头的哥特萝莉Vocaloid MAYU献声。神经质的daniwell编曲和神经质的MAYU,真是哼哈二将。
比较反常地,曲子一开始便使用了低音贝斯,像是一种“狂热的艺术家虽然穿着保守的西装但是散发着无法掩饰的不羁本性”的样子。曲中失真的有时突兀的电子合成器和喧闹的电吉他、空灵但是很重的钢琴声,散发出热烈、天然而诡诞的气质——就像臆想出的MAYU高昂而乖戾的Love,笼罩在渺小的、常理之中的世界上!
恋のロンリ的に
誇大妄想集中砲火で
キミのコトバのひとつひとつに
撃ち抜かれたハートは
たえず不安定でときどき
転びそうにもなるけど
そっと支えてくれる
そういうところが好きなのさ
2023.4.6日注:MAYU是我很喜欢的Vocaloid,她其它的音乐许多哀婉深重,有的十分抒情。她在中音域的音色浓烈、沙哑而优雅,有强大的叙事能力。黑色哥特风的装束与嗓音显出幽暗、鬼魅躁动而却浓情的形象。Daniwell在Love Logic里褪去了MAYU的病娇设定,传递出她奇妙的活泼一面。有空再写一些。

12-13年正是为即将到来的daniwell第二专《CATS》积累曲目的时期。在第一专《Nyan》获得成功后daniwell似乎是持续了创作激情,在这期间诞生了大量很优秀的曲目。其中也有和《CATS》专的整体风格迥异而之后未收录的极好的曲目,《Love Logic》就是典型代表。除此之外,还有我非常喜欢的《おはようセカイ》和《シンピセカイ論》、以及在2017年投稿却是在大概2012年作成(见YouTube曲目的视频简介)的《Morning Girl》和《Sweet Girl》。在这几首曲子里,可以明显看到风格从初代第一专《Nyan》的[欢乐]、[萌系]、[电波]这些词,朝着一种似乎更加激进的领域延伸。
专辑《CATS RULE THE WORLD》——2015

daniwell的第二张完整专辑,收录了自《Nyan Cat》后陆续发布的的作品。即12-15年。
daniwell’s 2nd ALBUM
LOOOOOP TRACKS!
——专辑官方网站https://aidn.jp/daniwell/cats/en/
要我评价这个专辑倒是有些难,它很好听,也反映了一些风格的微微转变与变迁,新的乐器也有出现(虽然不知道摇滚的确切意思是什么,但是感觉在这张专里已经有点摇滚的意味了)。专辑内都是“循环系”的风格,而且都有非常好听的桥段。daniwell的歌曲里蕴含的内容丰富了起来——在一些歌曲中听出了隐含的激情反叛的心情、以及忧郁迷茫的心情、甚至是悠长时空里的浪漫倾诉,这是在以往的daniwell乐曲中不曾出现过的,从此也可以讲是[内涵更丰富]吧。这三者也在未来的第三专《うちゅうぜんぶ》里得到了统一。
因为大多数都是循环系、或者纯音乐,所以真正能称作结构完整的[歌曲]的很少,只有悠扬流转歌词惆怅的《AI YUENI》与微微叛逆的《とてたてとてた!》:
見えない
看不见
言葉の裏側に隠れた
隐藏在言语背后
君の瞳に映るすべて儚く
映入你眼眸的一切
止め処なく 脆くも
无常的 永无止境的 脆弱的也好
不合理に埋もれてく
全部都被不合理埋没
自认为这是daniwell循环系歌曲的黄金时代,在如此多首风格不相同的乐曲、出现的各个循环的旋律片段里,daniwell将自己天生完美、独步术力口界的旋律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使整张专辑显出一种意气风发的状态。几乎每一首里都有非常灵巧的片段,褪去了《Nyan Cat》时期旋律上偶现的古怪与别扭,好像无经创作、自然天成。
用了架子鼓、前奏非常有张力的《Nyanco Overflow》:
带有一种“命运与时空的浪漫感”(花了十秒自创的词语)的《INVIOLABILITY》与《LP》:
地道的萌系欢乐曲《ねこねこねこね》与《REFLEXIVITY》:
以及在这张专辑的intro歌和outro歌里看到了评论说“只有心无杂念的人才可以创作出这样的音乐”,也深有感触。daniwell的音乐总给人一种很纯洁纯粹、天真无邪的感受,但是也不仅是一个婴儿小孩一般的“纯白”亦或是“virgin”系的感觉,倒是像某种[复杂的理想]淬炼出来的,又时常因其灿烂的想象力显得神秘、狡黠而诱人。我是根本不了解daniwellP本人,该推测这是某种意志、某种选择、某种品格的外显吗?
我总想臆测这种欢欣的音乐后面其实隐藏了十分复杂的内容才得以在最后得以展现得这么纯粹有力。有的时候这张专辑的音乐似乎可以洗刷身上的污垢,或者显现出自己的生活、自己陷入的处境和自己的一些想法是多么悲哀、大家是如此虚伪,而引起哀叹甚至对人生过法的重新检讨——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在这里先放上被赞美[心灵纯粹]的intro和outro吧:
《SUPER NYANCO RUN “Main Theme”》——2016
在这里真正想讲到的是daniwell的个人网站aidn.jp。在第一专《Nyan Cat》之后,很多歌曲连同其MV都会出现在这个网站,而且网站里也会有很多daniwell自己做的有趣小程序、小游戏,配乐也是自己做的。这个个人网站其实非常有趣,以我浅显的Web编程水平感觉目瞪口呆,也可以在其中听到全部(除了为各个企划的作曲)daniwell的作品,还可以看到标志性的诙谐可爱的方块人MMD。随着对于设计、排版和配色的理解加深,不停地回看AIDN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赞叹。
网站的SOUND一栏中就有这个小游戏SUPER NYANCO RUN的配乐,还蛮好听的,用初音未来唱出来的第二个版本可能更好听。
在网易云里没有上架的歌曲、以及不发行的一些小配乐,有很多被我归纳进了一个电台:
https://music.163.com/#/djradio?id=978930603
如果想玩daniwell的有趣东西,可以去:
专辑《うちゅうぜんぶ》——2017

《うちゅうぜんぶ》专辑在我心中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批得以收藏的实体专辑,其中的《うちゅうだいばくはつ》也高居我全平台的总听歌排行榜榜首。它始发行于2017年的魔法未来,而在2023年8月,历时一个月的搜寻,我终于在某位于京都的中古店铺内查找到了唯一在售的一份实体专辑库存,遂联系朋友托付购入。
《うちゅうぜんぶ》收录了daniwell15-17年的作品,在intro与outro之间,是九个结构完整的单曲:
熟悉Vocaloid的人可能会听过ryuryu的《Physics》,是一个风格非常统一而追求深刻表现力的专辑,而《うちゅうぜんぶ》虽然属于几年的投稿合集,但是却也显出非常强烈的统一性,当然是以它独有的方式——当看到专辑封面,intro《UZ》开始播放时,一种独有的感染力就会迎面而来,这张专辑的奇妙的、纷繁错落的UCHU(宇宙)图景便开始铺展在电子乐器中。
見当違いの文字化けしてる暗号紛いの記号の羅列
多元的で不可逆理論は荒唐無稽に掻き消された
声に成る前の波状波形の電気的なノイズを除いて
乖離的で不安定過ぎる
永遠不変の音に消えて
不同于以往两专辑的纯良风格,《うちゅうぜんぶ》带上了像自然运转一样的、极天然的情感宣泄,好像一颗高速的流星,在广袤的、幻想的彩色天空中留下一道炽热的轨迹。这几首歌曲里虽然浸润了苦涩而高昂的心情,但是与现实世界似乎毫不相连——不如说是存在于完全不同的另一个宇宙,只用某些共同的情感实现了与现实世界的一一对应。
夕空 赤く染まる町の向こう 越えて 歩いてゆくよ
黄昏的天空 赤色染红的街道的对侧 走穿过去
吹き抜ける風の波音に誘われてく 夏の日のこと
被吹过的风声所邀请 夏日的那些事情
Daniwell的艺术魅力就在于此——有些事情存在于世界中,即使一句话不说仅仅是按自己的轨道运行着,就已经能让人震撼与费解了,而当音乐展现了这样一个具有超然幻想色彩的“宇宙”,它似乎无意中让你与他与庸碌的众人的所有生活显得黯然失色。由出身于现实的理想构建出的完美艺术世界,它像飞鸟一样快速掠过尘世的这片焦土——飞掠过你短浅的欲望、贫瘠的想象、飞掠过我生命里如小兽吃食一样丑陋逐利地生活的每个瞬间,飞过人们推搡着生存又在临死前发表感言的每个地点,将我赖以认识世界之圭臬拆散成零件、啪塔啪塔地掉落在地上。《うちゅう》一专的音乐内容华丽、精湛而统一,在编排和歌词上都十分积极,给人了这样的“艺术世界”之灿烂感。但此时当我回看daniwell的前两专《Nyan》和《Cat》,他的音乐真的仅仅是“可爱”、“欢快”、“电波”而已吗?
回过头来,从音乐本身来看,专辑中我听得最多的《うちゅうだいばくはつ》这首曲子,也给我带来了比较有趣的改变——这是一首很有趣的歌,它数个乐器的旋律交织在一起上下波动,拆散了我听歌时只会听整体的习惯,让我感觉到歌曲其实是一个多音轨并行互相协作的结构。再加上它的歌词,在妙趣的同时展现出了日语语言结构上的美感,各个语言意群被安置在乐句的各个段落,加上休止符和时值,听起来就像一首有韵律的诗、纯情而潇洒的科学魔法。我也许是从2018年才开始专门地去细听daniwell的歌,这些奇妙的旋律走动,对听音乐的能力也有潜移默化的益处。
キミのもとへ惑星間航行してもきっと
即使在行星间航行到你的身边
普遍的なコトへ収束してくだけかもねだけど
也一定只是会收敛到普遍的事情而已
注意:我对本歌歌词的编排仍存有疑问,认为有些歌词从音乐性上要挪动下位置,然而daniwell没有回复我的邮件,故暂且作罢。
以及一些更深入观点:那就是有些歌曲是必须要虚拟歌姬的嗓音唱出来才好。虽然虚拟歌手因为机械的音素拼接和不自然的发音而在性能上逊于真人歌唱家,又没有灵魂,但是特定歌曲的情感和氛围更加需要虚拟歌姬去充当核心。虚拟歌姬的电子嗓就并不只是[嗓],更像是一种别致的“意义表达装置”——起码是在《うちゅうだいばくはつ》中,完全不同于真人的、由技术参数构成的、没有呼吸音的,如同矩阵一样铺展出来的高昂电子嗓音,比真人常见更能表现歌曲中可爱而超现实的主题。虚拟歌手是歌曲的一部分,我是这么觉得。
加之,术力口本身的全部内容与其牵连的所有关系,已经为虚拟歌手们打上了深刻的[文化烙印],这大概也是能在歌曲中能够被听出成有“灵魂”这一个抽象的、仅以个人爱好决定其有无的东西吧。
顺带一提,我很不喜欢KAITO的嗓音。
EP《MKLYPN》——2019

在这里拿代表性曲目、以及一个个专辑或EP来逐个单讲的方法是不太正确的,因为一首首音乐的创作过程非常连续,实际上没有那样激烈的跳变。
然而17年末之后直到20年初,我可戏称为“后宇宙时代”的,是个人认为daniwell创作的较低迷时期,期间的歌曲似乎回归了“循环系”,但是却丧失了许多前三专各自的宝贵之处,循环系歌曲给人一种易腻、甚至吵闹的感觉,平常的短曲目也总感觉乏善可陈——那种天真烂漫的感觉好像淡了不少。两年左右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是遇到某些瓶颈吗,或者是没有时间吗?不得而知。《MKLYPN》就收录了18、19年的几首曲目。
这期间,感觉最好听的曲是18年末的《マロエ》(但没收录进《MKLYPN》),是循环系。说起来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很早以前的Bilibili办过几年叫做“循环祭”的东西,好像用到过daniwell的《Chaotic Universe》。
而对于《MKLYPN》这张迷你专辑,最好听的大概是短短二十多秒的intro,非常惊艳,然而是2017年做的——这样的张力,大概应该归结成第三专《うちゅうぜんぶ》的“宇宙时代”才对,配合MV欣赏,甚至比第三专的intro《UZ》有出彩之处。
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32246921
在18年末的《マロエ》简介栏里daniwell写到,今年本来不再做别的曲了,但是昨天去冬季特卖买游戏遇到了点问题没有买成,于是就写了这个歌。如果是真的这也太可怕了,难道这些歌曲的创作是这般随意而快速的吗?这对我来说非常震撼。这些时期我所谓的“创作低迷”,甚至是以往的自顾自的理论,难道只是臆想吗??
《カラフルコネクタ》——2020
没有放封面因为是“兽装舞蹈企划”,福瑞是我真心没有想到的。
客观的说没有那么惊艳,间奏还算不错。可能算是认真地做了一次曲了?感觉在编曲上有点随心所欲的感觉。
似乎也是这几年,daniwell的网站靠着mikutap又小火了一把。
EP《MIKUFLA》、EP《ネコミュニケイション》——2022、2023


封面很可爱的两张EP,里面是19年末至今的曲目。之前18年末诞生的《マロエ》被收录于《ネコミュニケイション》。
从好听程度上讲是状态回升的,如果之前的“低迷期”是真的的话。到了现在,daniwell的风范是一种“老一辈艺术家的余裕”,在歌曲上似乎没有精雕细琢,而统一地表现出像第一专《Nyan》时的天真电波萌的神采,只不过历经了一个轮回变得好像举轻若重。现在的在推特上的daniwell,在仍不知道是不是刻意地保有那种匿名性的形象外,有时也显得傻的可爱、或者有些搞怪。做冰激凌、看体育比赛、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今年要好好写曲子写高级严肃曲子却啥也没发,这也不是一个普通人吗?
在具体的编曲上也是循环的风格,耐听的程度不好也不坏。
在这几曲中也展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例如使用了清晰又强力的、较复杂的架子鼓作为背景的《MIKUFLA》,这样浓重而突出的原声鼓乐器的使用是以往少见的,配上轻快的钢琴,有一种反差感,动力强劲、效果奇特,向世界传递出叛逆与疑惑的心情。
以及少见的背景糊糊的曲子《一億年先の世界で》,听起来反而视野开阔,有一种风尘散尽的感觉。
一億年先の未来で
一亿年后的未来里
私はまだ
我依旧在
歌っているよ
唱着歌
止め処ないけど
无法停止
絶え間もなく
没有中断
流れてゆくだけで
只是不断流逝而去
ボカロ是一个奇妙的文化圈,daniwell作为P是一个奇妙的角色——他作词作曲、写代码,对平面动效设计也有很精湛的造诣,还喜欢动物朋友。以后若有闲心我也想写关于我喜爱的另外两三个术力口P主的主观介绍,但是像daniwell这样独特魅力又超越认知的存在,放眼泛ACG圈大概也很难见到了。在我这样愚蠢的生活里,daniwell的音乐听起来就像一个有时电波、有时神秘而帅气的天使女孩,穿着洁白的礼服、还戴着花圈,在桌对面歪着头看向窗外的花园,就是这样散发魅力的形象。
讲了如此多的主观的话,有哪些是真实有效地存在的呢?Daniwell像是那种平时不创作但是到了灵感的时机就突然生产的类型、也像是真的天才而十分不在意地迅速创作的类型。Twitter上,他说2023年会做好多新曲,大概可以期待一下吧(然而已经八月了)。
希望这个我一直钟意的ボカロP之后也能在音乐和图形里不断展现自己的幻想世界。
“艺术作品通常反映了创作者的观念、情感和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但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意和想象力来超越现实,探索更深层次的主题和意义。从我的理解来看,艺术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回应和表达,同时也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尝试。艺术创作的过程和成果可以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因此,即使某些艺术作品看似离现实很远,它们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向性。”
——GPT-4